第391章 集体贪墨_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
新笔趣阁 > 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 > 第391章 集体贪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1章 集体贪墨

  “免礼平身。”崇祯挥手。

  三人起身后,王承恩叮嘱道:“三位大人,这红包里装的是银票,腊月二十六以后,可以凭票去前门大街上的大明钱庄兑换相应数额的银子。”

  “多谢王公公提醒”

  等他们收下红包后,崇祯话入正题:“诸位,朕有个想法。既给读书人一个出路,也能治理地方官员贪污腐败,横征苛役。”

  “请陛下示下”范景文带头询问。

  崇祯站起身,边来回踱步边说道:“诸位,朕以为国家之所以不能长治久安,最主要的原因是集体贪墨。”

  范景文等人知道崇祯要给他们上课了,立马站直了身体侧耳倾听。

  “你们认为,何为集体贪墨”崇祯看向范景文。

  范景文想了想,反问道:“陛下,臣能否以大明朝为例”

  “可以,今日畅所欲言,所言所讲概概不论罪。”

  听到崇祯这么说,范景文来了精神:“臣以为集体贪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。”

  王承恩刚要开口驳斥,被崇祯用眼神阻止。

  范景文敢想敢说敢干,是下一任内阁首辅的最佳人选。

  等李邦华身体无法胜任的时候,范景文随时可以顶上去。

  也因为如此,他才会让范景文畅所欲言。

  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必须是一个狠人

  对自己,对群臣,对皇帝都得狠才行。

  范景文接着说道:“藩王、勋贵贪墨钱财,让官员、士绅、百姓利益受损。”

  “官员们为了弥补损失,便剥削士绅,压榨百姓。”

  “士绅为了弥补损失,便想着办法欺压百姓。”

  “最底层的百姓没有可以欺压的对象,只能受人欺凌,任人宰割。”

  “丰年时百姓尚能糊口,于是选择忍气吞声。”

  “遇到天灾粮食减产,百姓们就活不下去了,只能逃籍或者造反。”

  “臣以为这就是陛下口中的集体贪墨导致的无法长治久安”

  崇祯点头:“说的不错,所以天灾只是诱因,并非根本这次户部主导的赈灾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,解决不了长治久安的问题。”

  “陛下的意思是”

  “制衡”崇祯停下脚步,目光从眼前三个人身上扫过后说道:“基层官府缺乏权力制衡。”

  “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,所以基层官员只会逢迎上意,而不顾百姓死活。只要缴纳足够的赋税,百姓不造反,这些官员就会想办法搜刮民脂民膏,送给上级。”

  “就算百姓被逼反了,他们也不害怕。反正也没人知道真相,届时向朝廷谎报这些刁民要当皇帝,朝廷就会派兵镇压。”

  范景文三人站在原地,默不作声。

  道理谁都懂。

  所有人都眼睁睁的看着,没有一个人求变。

  上一个求变的人叫张居正,死后不但被抄家,所有荣誉全被剥夺并罪示天下。

  就连家人也受到牵连。

  有的饿死有的流放。

  崇祯将三人的表现看在眼里,知道他们心中有顾虑,承诺道:“三位,朕要做的这件事不但不会让你们受牵连,反而会让你们赢得天下读书人的支持。”

  “朕打算在全国一千一百三十级的督查司,每个督查司任命一个督查使。”

  “督查使听命于都察院,主要职责是监督当地官员,为民请愿。”

  此言一出,范景文三人顿时呆住了。

  左都御史施邦耀第一个站了出来:“陛陛下,都察院下有十三道监察御史,共有一百一十人。”

  “他们内掌南北两京科试,巡视京师各地,轮值登闻鼓。在外为巡按,代天子巡狩,大事奏报,小事立断,权力极大。上至藩王勋贵,下至州县官吏,均仰其声息。”

  “这督查使一是人员太多,二是与监察御史职责冲突,请陛下三思”

  “是啊陛下,督查使的人数太多了,大明朝不能效仿宋朝搞冗官”范景文跟着说道。

  邱瑜掐指算了算:“陛下,两京国子监的监生加起来也没有一千人,突然任命这么多督查使,朝廷将面临无人可派的窘迫局面。更何况一千多人的俸禄不是小数目。”

  崇祯早就料到他们会反对,他笑着坐回龙椅上:“诸位,人多吗一个县只有一个督查使,他不但要对抗知县,还要接受百姓请愿。”

  “至于无人无用的问题也不是问题,朕本就没想让国子监那帮监生出任督查使。”

  “那陛下是想让谁担任督查使”邱瑜很是不解。

  “秀才,举人尤其是那些屡试不中的人,给他们一条在当地为官的出路。你们可以设置一个条件,只要满足这个条件的人,都可以被选拔为当地的督查使。”

  “他们直接听命于监察御史,不受知县,知府的管辖。俸禄和官职低于监察御史,一千人每年的俸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万两,朝廷能承受。”

  “这样的话,地方有官府,土地司,和督查司互相牵制、监督,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公平,维持稳定。”

  崇祯这么做是为了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利。

  权力集中有好有坏,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弊大于利。

  之前一个县的权力都集中在知县身上,士绅逃税或者做其他违法营生只需要贿赂知县一人即可。

  现在不行了,还得想办法贿赂土地司和督查司。

  因为他们也有监察的权利。

  士绅违法的成本变高了

  施邦耀思考片刻后问:“陛下,如果地方官府,土地司,督查司沆瀣一气又该如何”

  崇祯早有预案:“首先,土地司有锦衣卫的人,也有东厂的人。他们可能会被收买,但是买通他们的成本会很高朕会不定期让他们轮换,增加士绅贿赂的成本。”

  “其次,督查使是一个充满竞争且让人眼红的差事。因为落榜的秀才、举人太多了,他们都盯着这个位子。督查使胆敢犯错,其他秀才、举人检举的信会把监察御史的轿子塞满。”

  “这么说吧,在那些落榜的秀才和举人监督下,士绅可以买通别人,但无法买通督查使。”

  “只要贪墨形不成闭环,地方官府就乱不了”

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

  阅读最新内容

  “沈兄”

  “嗯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  网站即将关闭,

  免费看最新内容

  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  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

 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:穿越崇祯帝,开局一根绳更新,第391章集体贪墨免费阅读。:2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ed.cc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ed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